地址:上海市閔行區疏影路1280號
傳真:021-54883445
郵箱:sales@sansitech.com
當傳統矩形LED屏遭遇曲面建筑時,設計師們往往需要妥協于技術限制。如今,可編程異形LED單元的出現,正在改寫空間視覺表達的底層邏輯。這種突破物理形態約束的顯示技術,讓光影第一次真正實現了與建筑肌理的無縫共生。
技術突破的三大支點
自由形態拼接
通過微米級精度的磁吸接口系統,每個LED單元都能實現360度多維拼接。無論是穹頂的弧形轉折還是立柱的螺旋結構,顯示模塊都能像積木般自適應組合,徹底消除傳統拼接的鋸齒狀接縫。
智能表面感知
搭載環境反射算法的控制芯片,可實時分析安裝基材的紋理與色澤。當應用于古建筑改造時,系統能自動匹配磚石表面的歷史質感,在關閉狀態下實現"隱形顯示"效果。
動態空間敘事
創新的體素渲染引擎支持三維空間坐標映射,使內容創作突破平面限制。設計師可以直接在建筑模型上繪制光影路徑,讓媒體內容沿著樓梯扶手流淌,或是在天花板上形成立體云團。
三思元宇宙是基于LED顯示技術、音響技術、VR技術、多通道同步融合技術,結合“數字孿生”技術等多項技術于一體,仿真實景呈現,帶來身臨其境的沉浸式震撼體驗,實現實時全景畫面與虛擬空間的完美融合。
圖片來源:上海三思
為了營造更真實感受,三思結合客戶需求,定制了小間距超高清LED顯示屏和地磚屏。整屏具備亮度色度校正,像素共享技術,單點顏色亮度校正;高灰度處理、高刷新,讓畫面鮮艷細膩;高可靠性能模組,獨特分布式模塊CPU技術,大大提高可靠性;產品節能散熱,且具備防潮、防塵和過壓、短路等保護功能,壽命更長。
設計語言的范式轉移
1.從裝飾到結構
異形屏正在從"后期加裝"變為"預埋設計",例如一些特殊場景已將顯示單元納入承重計算體系,使發光面本身成為建筑力學結構的組成部分。
2.從觀看體驗到空間交互
通過集成毫米波雷達,系統能感知觀眾位移軌跡。當檢測到人體接近時,墻面浮雕會自動轉化為動態導視系統,實現建筑表皮與使用者的智能對話。
3.從靜態場景到生長系統
模塊化設計允許業主隨時增減顯示單元。商業綜合體項目演示了"可生長立面"概念,商戶能像拼貼馬賽克般自由擴展專屬展示區域。
研發機構正探索將柔性光伏薄膜與顯示單元集成,打造自供電的智能建筑表皮。另有一支團隊在試驗具有觸覺反饋的交互式屏幕,未來參觀者或能用手"撥動"建筑立面的光影漣漪。這些探索預示著,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建筑本身就能思考、表達、進化的全新時代。